【实用】优秀高中作文3篇
在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,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。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高中作文3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瞧,那赤壁矶下入木三分的文字是什么?是你对人生的彻悟吗?
子瞻,你是否感到悲伤?这样的人生,这样的路?你身披青纱,在赤壁矶下持酒临风,将所有的苦楚与烦闷痛饮而下,清风徐来,你忽觉更加清醒了,你感受了徐徐的清风,看见了山间的明月。取山之色,听风之歌,你不再悲观,而是悟出了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”的人生哲理。
大江东去,你独立折戟沉沙的古战场,大声呼道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。你曾经豪坎坷情壮志,如今一事无成;你渴望策马奔腾,却只能泛舟江上。面对失意,你吟出了“一蓑风雨任平生”的超脱诗句,也以“西北望,射天狼”的豪放向世人诉说你至始至终愿意为国效力的决心。
一生风雨,一路坎坷,你没有萎靡不振。你将生命变成了青色,一种坦荡旷达的青色,那是涛涛江水与林间密叶的颜色。壮哉!
宁波宁海,顾名思义,宁静之海。相传东海之内皆波涛汹涌,惟有此处港湾风平浪静,故名宁海。我是宁海人,我的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扎根长大。宁海是一块风水宝地,它人杰地灵,它古色古香,更处处体现着文化和经历史洗涤后依然顽强秀美的气息。
宁海如一朵空谷幽兰,诠释着不朽的神话,静静地讲述一个个美丽的传说。当你在宁海迈开第一个脚步,映入眼帘的便是依山傍水的自然风采,可谓风景如画,秀色可餐。峰峦雄伟的浙东大峡谷、源远流长的前童古镇、雾气氤氲的南溪温泉、“山中瑶草今人识,洞里桃花更盛开”的伍山石窟……其中,前童古镇是一个闻名于世的千年小镇,它拥有完整的古建筑群和灿烂人文景观。这不仅是一幅古韵的乡村画,也是一曲完美的古典音调。像这样的村庄古镇已经不多了,大地是慷慨的,它给了前童古镇前所未有的评价和青睐。它是一个活着的小镇,历经风吹日晒而古貌犹存,耳边传来远古的声息。青藤白墙黑瓦,石头清幽小径,雕梁画栋房屋,苍凉中透露出昔日的繁华。古镇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,一座座门楼上所有的镂花雕刻无不巧夺天工,精致典雅的形式流露出了古镇原有的本质。一方净土,渲染的古色古香。
宁海还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。刚直不屈,风骨傲然的方孝孺、“左联五烈士”之一的作家柔石、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王锡桐、一代国画大师潘天寿……他们都是与宁海息息相关,是宁海文脉和名人的象征。潘天寿是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师,现代画家、教育家。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,偶作人物。尤其画鹰、八哥、蔬果及松、梅等。落笔大胆、点染细心。墨彩纵横交错,构图清新苍秀、气势磅礴,趣韵无穷。画面灵动,引人入胜。这还不是关键,最重要的在于潘天寿学画刻苦,练画勤奋,具有大胆的创造精神。他指画也别具一格,《晴霞》、《朱荷》等描绘的映日荷花皆尽态极妍。平时作画,他非常认真、讲究、一丝不苟、绝不马虎。他身上所承载的优秀品质正是如今宁海人所颂扬所具有的。可见,宁海的名人是文明的。
宁海自西晋太康元年始建,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。宁海人不光历史文明,就连现代人都有高尚的品德。既生宁海,便将好人好事熟闻于耳、烂熟于心。大家一定听说过“最美司机”吧,在宁海也不乏有此等善良无私的人。记得。有一个退休的老人无偿地为贫困孩子们提供书籍,让这些本就命运不公无法满足自己读书欲望的孩子们找到一丝慰藉。书籍是希望的田野,这里飘荡着知识的芬芳,这里洒满了智慧的阳光,这里生长着金黄的麦穗,象征着美好的未来。是老人以书籍带给孩子们幸福的'时光;是他孜孜地哺育青春年少;是他教导孩子们萌芽向上,摆脱穷苦。正是如此,这些令人怜惜的孩子们才能在周末静静地徜徉在书海。孩子们需要花朵,而老人却给了他们整个春天;孩子们需要水,而老人却给了他们整片大海。这些足以显现老人无私、舍己为人、不求回报的高尚人格。而也正是这种人格,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宁海人。
走近宁海,感觉她是如此楚楚动人。山水替你吐故纳新,洗尽铅华;风情令你流连忘返,回归纯真。无数文人雅士在此迸发出无尽的才华和灵感,留下传世佳作,更有名人事迹供后人博览效仿。“丹邱白桥古笱区,西接天台东尾闾。一带文明回浦水,千秋灵气出名儒。”这首《宁海县歌》生动地体现了宁海山川、人文和历史。
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我相信宁海总有一天会名扬天下。我为生在宁海而骄傲而自豪!
江南的春天来得早,过了雨水时节,路边的水杉开始发芽,长出嫩绿的新叶,放眼望去,笔直的站在雨水里,清新亮丽。雨后的清晨,我深深的呼吸着春的气息,极力呼出压在胸中的污浊,全身顿觉轻松了许多。我踏着青青的嫩草,漫步在鄱阳湖畔;看着尖尖的芦苇吐出新绿,闻着湖水里嫩绿的泥蒿那特有的清香,看着烟波浩渺的湖水,感慨着水天相接的壮丽。
微风中,几点细雨不时落下,打在脸上,有些丝丝的凉意。几只白鹭起落在不远处的水塘边,映在水中的影子,随着水波动荡着,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。遍地的野花,白的、红的、紫的、黄的,铺就了天然的地毯,迷醉了我的双眼。我想张开手臂,闭上眼睛,拥抱这大自然的美丽。
随处可见的野葱,掩映在橘子树下,几个勤快的小女孩,不时地将其采到竹篮里。雨后的原野上,雨水汇成了涓涓的溪流,唱着欢快的歌儿,奔涌着流到湖里。几点不大的荷叶,才露尖尖的角儿,随着风摇摆着,将平静的湖面画出圈圈涟漪。
雨后的庐山,格外秀丽,像个多情的女子,隐在云雾的怀里。不时有大块的云朵,掠过山峰,随着风吹成黑白相间的图画。我沿着山脚的小路,慢慢的走着。不时有鸟叫的声音,划破了山野的寂静。山间茂密的败草还残留着枯黄的叶子,被雨水洗刷后,露出了杏黄的底色。星星点点的草芽,像个羞涩的孩子躲在深深的枯草里,四处张望着,怯怯的,随着风不停地点头。望着山脚下连不成成片的油菜花,那醒目的黄色,亮了我的眼神,清澈了我繁杂的思绪。在陶渊明的故里,我想着他那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惬意。
站在滕王阁的亭廊,望着赣江的春水,看着那停摆在渡口的铁皮船,那江心的白沙洲上,几只鸟儿悠闲地踱着步子,高高的头,随着走路的方向,向前一探一探的。远处那耸立的楼盘,挡住了我远眺的视线。再也不见了那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的壮丽。我问我自己,是否理解了王勃当年的思绪,那诗人的情怀,那骈文的秀丽,那怀才不遇的孤寂。
也许,八一桥的车流,提醒了我这个过客,我迈着匆匆地步履,为了生活穿梭在春天的风里。也许,八一广场的丰碑,提醒了我这个过客,我思索着我人生的期许,为了生活踏遍了祖国大地。
我不再期许那个美丽的你,你素白的衣衫飘荡在我春天的梦里;我不再期许那江南的烟雨,你我漫步在茶园的小径,抚摸那带着水珠的金银花藤;我不再期许那鄱阳湖的小舟,你我一起泛舟赏尽那水色空濛的美丽;我不再期许那庐山之恋的雨中漫步,你我诉说着缠绵的离别愁绪。
那山,横亘在我的眼前,山的北面,依然是残冬的痕迹,山的阳面,却是春暖花红,绿意盎然,一片生机。那水,敞开了胸怀,拥抱着我孤单的身躯。残冬的记忆,在那枯萎的败荷里。初春的风里,夹着细雨,散发着泥土的气息,展现着柳色青青的诗意。
我看着那庐山的美景,想着诗仙的飘逸;望着鄱阳湖的一湖春水,想着江州司马青衫的忧郁;看着郊外的油菜花黄,想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;看着滕王阁的宏伟,想着王勃的才华横溢,屡遭妒忌;我看着我自己,沐浴在这初春的风里,想着自己的点点滴滴……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