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计划

时间:2025-04-05 08:53:40
有关教学计划汇总5篇

有关教学计划汇总5篇

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,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,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。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,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,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计划5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教学计划 篇1

一、基本情况:

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(6)班的英语课。绝大多数学生虽然小学阶段都学过英语,但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都比较差。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,自觉性也较差,相应的学习习惯也较差,对学习英语有为难情绪。针对这些情况,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,本人将致力于一方面应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,让学生掌握词汇、语法、句型的基础知识和听、说、读、写等基本技能,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;另一方面,又要采取多种措施,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;让学生掌握记忆语音、单词、阅读和写作等英语学习技巧,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、合作探究能力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。教学上采取任务型教学方式,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,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。尊重并理解学生,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中的苦与乐,使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所提高,有所进步。

二、指导思想:

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,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,在基础教育阶段中,英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英语学习,激发学生的兴趣,掌握知识,提高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,同时又能磨砺意志,陶冶情操,拓宽视野,发展个性。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,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:1、要面向全体学生,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,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,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,培养创新精神;2、整体设计目标,体现灵活开放,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,语言知识,情感态度,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;3、突出学生主体,尊重个体差异。

三、本学期的教学重、难点:

一、语法知识点。

1.一般疑问句及回答;

2.指示代词、人称代词、物主代词

3.名词复数的变化;

4.方位介词;

5.特殊疑问句的构成、回答和对划线部分提问

6.实义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及变化;

7、名词所有格;

8、一般现在时

9、时间表达法;

二、交际用语(略)

四、本学期将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:

英语的教育教学方法很多,各有优、缺点,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弥补。针对我教的班级,本学期本人打算用下列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:

1、用英语教英语;

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,训练的是学生的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的综合能力,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的能力进行很多的训练,这就要求我们用英语来教英语,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。

2、背诵和多种练习结合

实事求是的说,大量背诵课文与大量多种练习的结合,乃是对于一切各不相同条件下的英语教学的普遍有效的方法。

3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;

英语的内容较多,包括语音、词汇、语法、交际等等内容,如果对每一项内容都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,那么即使是再好的学生也不可能学好,再好的教师也不可能教好。因而,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违背的。

五、本学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:

1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,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帮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了解和掌握记忆规律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
2、突出语言的实践性,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。

3、尽量使用英语,适当使用母语。

4、备好学生、课本、课标,确立最佳教案。

5、根据教学内容,进行教学创新,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,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。

6、语言点讲解要做到精讲多练,举一反三,使学生理解准确、深刻、透彻。

7、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。增强语感,循序渐进,逐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。

8、加强书面表达训练,每一单元结合内容布置相应的书面表达练习,择优选读,讲解技巧,使学生逐渐找到英语写作的窍门。

9、合理利用课外资料,重点题要重点练习、重点讲解,做到主次分明,讲求实效。

教学计划 篇2

一、指导思想

近两年来,我园推行了文明礼仪特色项目,颇具规模与成效。本学期,礼仪组将在上学期开展礼仪工作的基础上加以细节的完善,进行精细化的常规工作管理,坚持“行为—情感—内化”步步推进的方针,坚决“向行动要成绩,向行动要质量”。本期还切实考虑本园幼儿实际,力求通过幼儿园、社会、家庭的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,制定完善相关制度,力求在文明礼仪教育上取得更大的合力与突破,并以此带动幼儿礼仪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。

二、礼仪团队

本学期,我们的团队继续壮大,共邀集到16位礼仪组成员。她们分别是:余文彬、甘艳莉 、夏丽春、丁家英、刘莉、卜艳丽、皮晓霞、胡森炫、王林芳、王思蓉、肖潇、 陈诚、罗杏、蔡静、张雅钧、尹鹏。大家紧紧围绕着余园长、甘主任,既各负其责、又团结合作,形成一个伞面圆,让礼仪工作辐射到幼儿学习、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三、礼仪工作目标

1、深入组织礼仪课堂活动,加强督查,力求通过教育教学带动规范幼儿的礼仪常识。

2、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性教育活动,增强幼儿的切身体验,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。

3、加强教师仪表、文明礼仪的培训工作,促进每位教师成长为幼儿的表率。

4、持续开展礼仪评比工作,督促班级形成文明礼仪的良好风气。

5、探索礼仪行为模式、教学教学策略。

四、礼仪工作内容及措施

制定文明礼仪教育计划,有步骤地进行文明礼仪行为常规教育,并通过多种渠道、多个层次、生动活泼的方式来督促,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和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,帮助幼儿理解《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》内容,掌握文明用语、礼仪示范动作,使每一位幼儿都逐步认识到行为规范、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。班级有礼仪考核评比本,幼儿园有抽查、考核系统,使得幼儿乐意按《规范》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,最终形成自觉地、比较牢固的良好行为习惯。

(一)幼儿常规培养

1、坚持早入园礼仪教师、礼仪小明星接待工作,坚持用好体态用语,如:微笑、点头、招手、鞠躬、握手、敲门等基本礼仪行为;

2、统计幼儿及家长主动问好的百分率,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礼仪基本用于的普及教育,如:早上好、你好、再见、谢谢、不客气、对不起、没关系等礼仪用语并以此来带动家长。

2、复习上学习已经形成的礼仪教育内容,如厕、洗 ……此处隐藏1978个字……笔顺正确,逐渐趋向于美观。

教学计划 篇5

教学目标

1.使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,知道它们的一些特性,能正确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。

2.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,能画出底边上的高。

3.培养学生综合、概括等能力和空间观念。

教学重难点

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,能画出底边上的高。

教学准备

三根小棒(其中两根长度相等),三角尺,两张长方形纸,剪刀;学生准备钉子板和橡皮筋。

教学过程设计

教学内容

师生活动

备注

教学过程

一、复习旧知

1.复习垂线。

(1)下面哪几组里两条直线垂直?为什么?

(2)过已知点画直线的垂线。(指名板演,其余学生画在练习

2.口答。

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?三角形有几条边和几个顶点?

二、教学新课

1.认识等腰三角形。

(1)围三角形。

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三根小棒。比一比,其中有几根是长度相等的。

大家用这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。(同时指名学生上黑板摆)

提问:我们围成的这个三角形里,有几条边是相等的?

指出:这是个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。

(2)比较三条边的长度。

再请同学们量一量课本第126页第二节下面的两个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度,再比一比每个三角形里三条边的长,看看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共同特点。

(3)讨论后小结归纳。

大家想一想,刚才摆的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,这里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又有什么特点,然后告诉老师:这几个三角形的相同的特点是什么?(板书:两条边相等)

概括:我们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。(板书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)

(4)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。

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?请同学们看第126页第4节内容。

现在,老师画一个等腰三角形,请同学们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。

2.巩固练习。

(1)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,跟老师一起来剪一个三角形。

按下列过程领学生剪三角形:

(对折)(画线)(剪下)(再对折)

①②⑧④⑤

剪成④时,提问: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?为什么?要求每个学生一边指一边分别说“腰”、“底”、“顶角”、“底角”。

再对折成⑤,让学生指一指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。提问:这两个底角的大小怎样?

(2)说一说下面哪几个是等腰三角形。

三角形是怎样的位置,只要有两条边相等,就是等的两条边就是它的腰。

面每个等腰三角形里哪两个角相等,为什么?

3.认识等边三角形。‘

(1)出示等边三角形。(投影仪投影)

现在我们先来量两条边,看看是不是相等。

提问:这是等腰三角形吗?为什么?

再量第三条边,看一看是多少厘米。

提问: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有什么特点?

指出: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相等。

请大家自己量一量第126页下面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,看看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。

提问: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?

刚才量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?(板书等)

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什么三角形呢?请大家到书上找一找,告诉老师。(板书出等边三角形的定义)

追问:谁来说一说,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?

(2)请同学们再拿一张纸,再跟老师一起来剪一个三角形。

按下列过程剪一个三角形:

你能看出这是什么三角形吗?

(3)请大家把自己剪出的一个等边三角形像第127页上面那样对折两次,你发现它的三个角有什么关系吗?(指名学生来说明。板书: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)

如果不把这个三角形对折,你能看着黑板上这个等边三角形,用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的知识,说明三个角相等的关系吗?

追问:等边三角形除了三条边相等,还有什么特征?

4.巩固练习。

(1)“练一练”第1题。。

学生口答。

(2)“练--练”第2题。

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等腰三角形。

提问:你围出的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?

(3)练习二十四第7题。

请大家把刚才剪的等腰三角形对折成直角三角形,举起来给若师看一下。

提问:刚才对折出的折痕和等腰三角形的底垂直吗?为什么?

请大家把刚才剪的等边三角形对折成直角三角形。试一试,有几种折法。折好后举起来给老师看一看。

提问:每条折痕都和三角形的一条边有怎样的关系?

5.认识三角形的高。

出示锐角三角形、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。

(1)现在,从锐角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画一条垂线。(画图)

说明:这个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,(在图上板书:高)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。(在图上板书:底)

请同学们看课本127页,说一说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。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底。

这个三角形还有几条高?可以怎样画出来。

指出:这个三角形有三条高。

(2)想一想,直角三角形的这个顶点(指一个锐角顶点)向对边作一条高,(手势指示)就是哪条线段?这条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什么?(板书:高)底是哪条边?(板书:底)

如果从直角的顶点向对边画一条高,应该怎样画?(老师用三角尺摆一摆,再指示一下)

追问:三角形的高和底有怎样的关系?

6.巩固练习。

小黑板出示“练一练”第3题。

请同学们在三角形图上写出哪条线段是高,哪条边是底。

指名一人板演,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。

集体订正。

三、课堂小结

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三角形。(板书课题)谁来说一说,你这节课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?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点?等边三角形呢?三角形的高和底有什么关系?

四、课堂练习

1.练习二十四第8题。

先让学生量一量,再口答说明。

2.练习二十四第9题。

让学生画在课本上,老师巡视指导。

3.教学思考题。

小黑板出示。

(1)指导学生先数角。先以最下面一边作始边,数一数几个角;接着以第二条边作始边,数一数几个角;再以第三条边作始边,数一数几个角。

提问:一共几个角?怎样算出来的?怎样数比较方便?

(2)请你数一数一共几个三角形。

提问:你觉得怎样数比较方便?

五、家庭作业

练习二十四第6题。

《有关教学计划汇总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